彭立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做强民营企业的建议》(第53号提案)收悉。您提出的优化政务环境、优化金融环境、优化法治环境等建议,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对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经商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经济信息委等单位,现答复如下。
为持续提升全县营商环境建设水平,县十八届人大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决议》,明确了“八个更”工作方向;县委、县政府出台《酉阳县制度作风建设年行动方案》《2025年营商环境攻坚提升行动方案》,创新推出“三大提升行动+五大攻坚行动”组合拳,系统实施64项改革任务,以“刀刃向内”的改革决心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全县营商环境向优向好发展。
一、关于优化政务环境
近年来,县级各政务服务部门以“用户思维”重构政务服务体系,让企业办事更省心、更舒心。一是深化数字赋能改革,提升服务效能。严格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推动“非禁即入”落地。32个审批部门集中进驻政务大厅,县级政务服务事项实现“应进尽进”。依托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开设线上企业服务专区,实现1305项事项“网上办”、1313项“零跑腿”。企业设立登记1日办结;工程竣工联合验收压缩至7个工作日,不动产登记与水电气一体化过户全面落实,水电气接入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二是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做实企业服务。迭代打造“酉服务”品牌,建立县领导定期走访重点企业机制,实行问题诉求“销号管理”。政务服务中心设立“企业服务专区”“办不成事反映窗口”,组建专职帮代办队伍,着力破解企业办事难题。构建“酉诉即办”(75414444)热线快速响应机制,企业问题“24小时响应、5个工作日办结”;落实“企业服务专员”结对制度,打通“企业吹哨・部门报到”与“民呼我为”协同通道,形成“投诉有渠道、解决有时限、反馈有跟踪”的闭环服务。三是深化政府采购改革,扶持中小企业发展。印发《关于优化营商环境加强政府采购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严格落实政府采购支持中小企业政策,200万元以下货物服务、400万元以下工程项目,适宜由中小企业提供的,专门面向中小企业采购;超过上述金额的项目,适宜的预留30%以上预算面向中小企业(其中小微企业不低于60%),1-6月中小企业政府采购合同份额占比达94.15%。
下一步,我委将继续加强统筹协调,推动数据整合共享,充分发挥“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作用,提升“互联网+政务服务”水平。每月设立固定“企业服务日”,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主动入园问需。邀请企业家、商会代表担任“营商环境体验官”,开展“政务服务实景体验”活动。在工业园区建立干部“一对一”联系企业机制,靠前对接企业落地生产全过程,实现企业从签约到投产“零梗阻”。开展“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营造尊商重商氛围。
二、关于优化金融环境
近年来,县级金融机构从四方面优化民营企业金融服务。一是强化融资支持。健全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通过应急周转资金、银担合作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加强需求侧辅导,助力企业提升征信与财务规范水平,以多元金融产品强化信贷支撑。二是创新金融服务。推广“数智金融服务”实现“一站通办”,运用1.36亿元风险担保基金,2024年撬动银行贷款1.7亿元,加大对新能源、新材料及绿色农业等产业投入;创新“产融通”产品,为园区企业提供低成本融资担保。实施企业上市“千里马”行动,对在重庆股转中心成长层、专精特新板及以上挂牌并完成股改的企业,给予50万元股改奖补。三是优化信用供给。动态更新企业信用信息,简化违法违规记录证明程序;免费提供上市版专项信用报告查询,线上依托“信用中国(重庆)”等平台、线下通过政务大厅窗口办理,同步开展业务培训。四是完善融资体系。围绕“酉阳800”产业链实施“一链一策”;推动银行数字化转型,提升审批效率;组建8支金融辅导队,常态化开展银政企对接活动,推动项目融资需求和项目对接。
下一步,我委将联合县金融发展服务中心、县金融监管支局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持续强化金融支持。引导金融机构下沉服务,依托“信易贷”“渝融通”等平台拓宽银企对接渠道,推动惠企政策落地。二是深化需求侧辅导。依托金融辅导队及机构网点加强金融知识培训,提升企业征信、财务及经营能力,为全县民营企业提供多元金融产品及信贷支撑。三是夯实产业链支撑。推动县域主体产销对接、招引外来主体完善产业链配套;健全风险分担机制,将县兴农担保公司纳入市级政府性融资担保体系,联合国家融资担保基金、市代偿补偿基金构建“4222”机制,拓展县域担保业务规模,助力企业拓宽融资渠道。
三、关于优化法治环境
全县以“平安酉阳”建设为载体,严格落实“保市场主体、护民营经济”专项行动“17条工作措施”,持续为企业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一是规范监管执法行为。开展“审务进园区”“送法进企业”“检察酉声·码上送法”等法治宣传活动,开展“订单式”精准普法。健全“双随机、一公开”联合抽查机制,开展“综合查一次”改革,涉企检查次数降低30%。深化“信用+监管”“沙盒监管”“触发式”监管,依法推行“首违不罚”“轻微不罚”,涉企检查执法更加柔性审慎。二是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开展知识产权宣传周、3·15专项行动,从严查处商标侵权行为,构建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体系。以创建重庆市商标品牌(酉阳县)指导站为契机,为企业提供商标远程申请、变更转让、续展注销、质押登记、商标案件咨询等便利化服务。三是保障企业合法权益。开展破坏企业生产经营、不正当竞争等专项执法,重点查处侵权假冒、恶意阻工等案件。建立公安、司法、市场监管等部门协同机制,对经济纠纷与违法犯罪实行“一案一研判”,规范涉企案件执法流程,坚决防止以刑事手段干预经济纠纷。升级“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建立“一企业一法官”机制,实现涉企案件“立审执”一体化,涉企案件平均结案时间控制在48天内。完善“企业吹哨・部门报到”维权通道,切实保障企业家创新创业合法权益。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的名誉权、荣誉权和民营企业家的隐私权、个人信息等人格权益。清理阻碍、限制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法规规章和政策文件,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开展“护企兴商”涉企案件执行攻坚专项行动,依法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和侵犯知识产权、商业秘密、商标权等犯罪行为。发布涉企司法保护执行典型案例,规范财产保全工作,防止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财产。加快“数字法院”建设,实现网上立案、在线庭审、电子送达全覆盖。推行“扫码入企”,实现涉企检查全生命周期管理;建立“柔性执法三清单”,规范执法行为。深化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清理妨碍公平竞争政策措施,不断净化市场秩序。
再次感谢您的宝贵建议,我们将以“三大提升行动+五大攻坚行动”为抓手,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此答复函已经刘景江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函回执单上,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联系人:石正吉 联系电话:023-75552323
酉阳自治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