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要闻动态 / 酉阳要闻

微光成炬 照亮少年榫卯梦

日期:2025-08-14       
字号:

在酉阳县毛坝乡新建村的青山绿水间,12岁少年邹君杰怀揣着一个超越年龄的梦想——成为一名房屋设计师,亲手为家里建造一栋大大的土家吊脚楼。这个看似朴素的愿望,承载着他对传统建筑的热爱,也牵动着人大代表的心。近日,在酉阳县“群众‘酉’心愿·代表帮实现”活动中,县人大代表陈双将5000元专项资助金交到了这位“小鲁班”的手中,为他点亮了传承非遗技艺的心愿。

痴迷传统建筑的“小鲁班”

邹君杰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他与爷爷奶奶相依为命,生活条件艰苦。然而,艰苦的环境并未磨灭他对技艺的痴迷。家乡的标志性建筑——土家吊脚楼,尤其令他心驰神往。凭借着浓厚兴趣和一股子钻研劲,他利用有限的材料,自学摸索,竟在家中搭建起了“迷你版”的土家吊脚楼模型。

这份超越年龄的匠心与巧思,为他赢得“小鲁班”的美誉,也吸引了各级媒体的关注,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非遗小传人”。

微心愿:渴望一方“匠造”天地

在邹君杰心中,那个“大大的吊脚楼”梦想,需要从脚下的每一步扎实积累开始。然而,专业的建筑模型、优质的木料、顺手的工具和系统的学习资料,对他的家庭而言负担不小。他怀揣着一个具体的心愿:渴望建立属于自己的“手工作坊”。有了这笔资金,他就能拥有更趁手的工具、更合适的材料,进行更深入的实践和探索,从而系统提升建造水平,为未来真正掌握并传承弘扬土家族苗族传统建筑技艺奠定坚实的基础。

代表担当:援助金筑梦“匠”基

土家族吊脚楼营造技艺,作为我国西南地区极具特色的传统民居建造智慧,已于2013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县人大代表陈双在深入基层走访中,捕捉到了这份赤诚而珍贵的愿望。他深知,支持这样一位天赋与热情兼具的少年,不仅是助力个人圆梦,更是为守护一项珍贵的国家非遗技艺播下希望的种子。

8月12日,陈双将饱含温度与期许的5000元专项援助金亲手交到了邹君杰手中。

“陈双代表送来的,不只是钱,是点亮我梦想的光。”接过资助金,邹君杰的眼神清澈而笃定。这笔资金将精准转化为他学习吊脚楼营造技艺的“种子基金”。他计划购置传统木工工具、精选木料及专业学习资料,在亲手实践中更深入地体会古老榫卯结构的精妙咬合。

陈双表示:“支持邹君杰这样的少年,就是投资于非遗传承的未来。他的梦想和努力,值得我们全力呵护。”

梦想的种子已获甘霖,技艺的薪火正待相传。在代表与群众的同向奔赴中,毛坝乡的青山绿水间,属于少年邹君杰的那座梦想吊脚楼,其飞檐斗拱的轮廓,仿佛已在晨光中悄然勾勒。这方小小的手工作坊,将成为“小鲁班”匠心启航的港湾,也承载着一项古老技艺在新时代生生不息的希望。(石嘉黎通讯员唐攀莲文/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