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第139号建议的答复函
吴斌代表:
您在县十八届人大六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大楠木湾景区索道及游船码头建设力度的建议》收悉。您的建议很好,感谢对酉阳文化旅游工作的关心和支持,现答复如下:
一、楠木湾文化旅游发展初见成效
楠木湾景区通过“政府+企业+村合作社”模式,依托千年金丝楠木群落和地方特色村寨及农耕文化,成功打造国家4A级旅游景区,实现了生态资源向旅游经济的高效转化。景区以“一带六区”规划布局,整合“三生三石”(生态风景、生活场景、生产美景与石巷、石院、石舍)特色景观,开发刨汤文化美食、巴渝民宿、农耕研学等多元业态,带动村民入股分红、创业增收。2024年“五一”假期,景区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营收达64万元,村民户均年增收超万元,6个村集体经济日均营业额突破千元。同时,景区推动“清廉村居”建设,通过廉洁文化广场、诚信商铺等提升治理水平,吸引青年返乡创业,形成“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典范。
二、楠木湾文化旅游发展瓶颈
楠木湾景区在快速发展中仍面临多重挑战,其一,交通配套待完善,尽管酉彭高速公路建设将提升主城可达性,但景区内部接驳与周边乡镇交通衔接仍显不足,非自驾游客体验受限;其二,业态同质化风险突出,石板街餐饮、民宿等业态集中,缺乏差异化创新,部分村民创业项目重复,易导致竞争内耗;其三,季节性客流波动明显,五一、国庆等假期虽吸引4万余人次,但日常游客量偏低,景区收入依赖节庆活动,可持续性存疑;其四,生态保护与开发矛盾待解,千年古树群保护压力与旅游承载力提升需求并存,部分区域过度商业化可能削弱生态原真性;其五,品牌辐射力有限,作为“中国千年金丝楠第一村”,其文化IP尚未充分挖掘,与桃花源、龚滩古镇等周边景区联动不足,跨区域吸引力较弱。
三、推进索道游船建设构筑水陆联动新格局
建议中提及的索道及游船码头建设项目,与我县推动全域旅游提质增效、打造“楠木湾—两罾—龚滩”黄金旅游线路的战略目标高度契合,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丰富旅游业态。索道与游船将大幅提升景区吸引力,形成“水陆联动”的特色游览体验。二是强化区域联动。有效缩短楠木湾与两罾、龚滩的时空距离,推动客源互送、线路整合。三是延长游客滞留时间。复合型游览方式可增加游客停留时长,带动餐饮、住宿、购物等二次消费。四是增强盈利能力。通过门票、交通、配套服务等多渠道提升景区综合收益。
目前,县文化旅游公司委托重庆霞晖工程咨询公司黔江分公司进行了科学论证,并编制完成《酉阳县楠木湾美丽乡村旅游区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已列入我县旅游基础设施重点建设项目库。下一步,我县将采取以下措施加快落地,一是加快前期工作,协调相关部门推动规划、用地、环评等手续办理;二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争取上级专项资金,同步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三是强化部门协同,建立文旅、交通、水利、生态等多部门联动机制,推动项目实施。
以上答复,有何意见,请填写在答复回执上尽快寄给县人大常委会人代工委、县政府办公室和我单位,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酉阳自治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5年6月24日
(联系人:赵红伟 电话:1992308611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相关链接